揭露林梦然博士身份谜团_最终版.pdf (2.8 MB)
防骗指南:热爱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的
怀疑一切是一个好的习惯
包括这个 PPT,已经这个回复的所有文字
反复质问自己:“我这个信念的根源是在哪里?”,一直往上追溯,大多数的结果是“xxx 这样说的”,意味着你的生活根植于脆弱的幻想中。
只有从最简单的事实开始进行信任评级,不断的亲身验证才是可靠的
自己身边人的话语是可靠的吗?包括自己的父母。
不是。其中可能包含了你的利益,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社交压力,他们认为正确的方法
都可能是不可靠的
什么是可靠的?这是永恒的追问。
只有尊重事实,才能在现实中做出改变
如果喜欢做梦,只会从一个梦境走向另一个梦境,然而总有梦醒的那一天,常常是危险发生时无力回天,发现一切都是自己和世界共同编织的谎言,虚度了最有价值的青春。
比 xx 大创/xx 竞赛更有教育意义
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即使在 XJTU(理工科院校)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也不是 scientist,而是信仰者。
嗯,信仰者的信念来源于熟悉感、身份认同、权威、利益、恐惧(威胁和恐吓)、情感共鸣、修辞(包括文学和音乐)…这些在沼泽地里打滚黏糊糊的东西。
我一直认为 XJTU 是神学院,这里有无数可爱的绵羊
不配!
生活总是让我想多读几遍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宗教大法官一节
神学院是培养牧师的地方,而教堂是驯化羊群的地方
前辈中有不少成为了成功的领袖,更多人最终选择沉溺于绵羊的生活
乌怏怏一片绵羊只需寻找几个牧师,而寥寥几个牧师却在寻找成千上万的绵羊。
感性的东西往往比需要理性思考的东西更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科学家的思考方式不只是理性
- 神学家的思考方式也是非常理性的
科学和神学共享了理性的部分(逻辑、数学等等)
不同的是
科学共同体:
- 更承认最新的数据,而不是从古代的经文找答案(看古代经文也是 ok 的,但目的是为了发展数学之类的推理能力)
- 承认所有理论一开始的“公理”都是错的:“all models are wrong, some are useful”
- 承认理论有使用限度和范围
- 不同理论在思想市场竞争,不断更新,有无穷的 verifier 证伪淘汰旧的理论
很多大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去验证推理出发点是否可靠,而是立马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相信
就像古代神学地理学家一样,从来不质疑推理出发点“这个世界有六千年的历史”这一点的可靠性
牛顿的示范:我不杜撰假说(Hypotheses non fingo)
便是意识到现有的神学体系的结论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他最早的工作是做神学历史推断的,得出了一些证伪旧体系的实验),于是抛弃了过去神学的语言体系(然而他的很多同行更愿意在旧的话语体系发展理论,并坚定信仰旧体系,这是因为旧体系也是非常实用的),从自己验证收集的新实验数据出发构建理论,并且不断调整
从他的书里可以看到,假设也存在,他自己也有质疑(但最终的工作是爱因斯坦完成的)
地心说也是这样,因为非常实用(比早期的日心说计算出的航海数据准确得多)而被当成信仰,其在数学上也几乎是正确的(托勒密系统和傅里叶变换是一回事)
但哥白尼的新数据更支持日心说
被火烧死的是哥白尼弟子布鲁诺:“世界没有中心,建系是自由的”同时支持地心说和日心说,但这种 G-torsor 的看法让“上帝没有地方住了”才被烧死
高明的骗子也是这样,逻辑上完全正确,但瑕疵隐藏在一开始的假设里,神学家不去亲身验证只做推理,是比 uneducated 的人更容易相信结论的,因为他和骗子得到了同样的答案,有一种不同做题家做出题目对答案对上了的快感来支撑这一信仰
之所以提到这些感官的东西,是因为这是骗子最喜欢使用的攻击层面,神学家自然就被攻落了
卧槽,我之前没仔细看,今晚才发现,原来之前想加我的陌生人就是这个人的小号啊(id 根正…)还好没通过,主要他的小号太明显了,我以为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