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认为:教学质量评估就是给学生增负,强迫学生从原来的学习方式惯性中脱离出来,不会起到任何增加教学质量的作用,纯粹只能把压力给到学生头上。
水友们认为如何呢
这个评估具体有什么措施吗
比如天天点名?
- 点名的频率大大提高,尤其没用的政治课之类几乎节节课随机点名,其他大部分有用的课本来到课率已经很高了老师还是偶尔会点名
- 布置的作业变难了,与原先难度有较大提升
- 实行教考分离,以及去往年真题化套路化,参加去年大物期末的应该都知道了,部分题目你不听老师讲课完全做不出来,而这些讲的部分往往在用了 n 年的提纲上表明了根本不考。还会出弗兰克赫兹实验这种科学史题,这种几乎不可能复习到。
我不明白这些措施是否真的有意义,但是我觉得除了应付迎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来讨论。
1 属于对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自信
2 没啥问题
3 教考分离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出题质量 应该更贴近思维而不是硬盘检索
总而言之我觉得 2 可能是个人感受,但是 13 显然是面子工程。1 可能主要问题不是不自信,泥交特有的传统就是主体思想教育类课程特别爱用点名和智慧树之类的举措恶心学生。我不认为这类课程的教学水平有什么可以自信或者不自信的方面,个人意见是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学生给老师个面子老师给学生个面子,别搞这些没意义的浪费时间的措施。
点名百度安全验证
有些课是完全没用的,纯粹应付。他再怎么评估,也改变不了浪费学生时间的事实,学生也懒得听。搞一件又一件的花里胡哨的东西,没什么用,自娱自乐
怎么还是 Kwang Myong 网的(怒
광명
反对 3 中的教考分离,类似大学物理这种课,个人认为毫无用处,不如考点原题,减轻备考压力,本科考核不应该高中化,在一个不得不卷的环境里,教考分离只会徒增大家的压力。如果教考分离,为了保研或出国,大家必然会花更多时间做题,而不是想“我要好好提升一下思维方式”,这种想法算不上好,但在一个内卷的时代,这无可厚非,不能要求普普通通、希望日后能过得好一点的大家(普普通通不代表贬义)有什么很高的觉悟。
另外,我亲耳听见教了很多年高数的老师认为大学应该搞通过性考试,反对教考分离,之前高数未能实行通过性考试是由于其他因素,并非教授高数的老师们不愿意
高中就没有教考分离
大概指的是那种高考一样的为了为难人而出题的出题风格罢
教考分离纯狗屎,还不如不考。
显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观察现在出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课程群里本来没人请假,一到老师无规律提问/点名就都开始在群里请假,咋回事估计大家也清楚。这样到期末一看考勤这么多请假,教务那边也没有明确的多少次请假算一次缺勤的标准,不知道他们要咋收拾这么个烂摊子
也有说三次请假算一次缺勤的,具体咋实施也不清楚
这是真的把我们当日本人整啊。高中这样,大学也这样,我感觉我们有永远也吃不完的苦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