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压力实在很大,但是个人现在 0 竞赛 0 科研。
将来读研有很强烈的意愿做 AI 相关的方向,但是对于机器学习只停留在导论阶段。
有机会加入云计算方向的大创项目组,但是还在考虑中
实习(?
感觉我交工科都有这种倾向。如果你感觉应对现有的课业已经挺困难,那可能需要认真考虑要不要二选一:
- 降低自己对学校课业(尤其是 GPA)的要求甚至放弃保研/出国选择考研
- 放弃大多数日常娱乐,比如出去吃和出去逛(不是放弃休息)
另外,也建议多找学长学姐了解“应付”学校课程的办法,尽量减少浪费在无意义课程上的时间,很多课程的质量并不值得认真学一学期。
如果你对当前实现 AI 的技术还很不熟悉,那么你对当前 AI 的应用方向有了解吗?有些人是因为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所以对 AI 感兴趣——比如先有 NLP 再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有些人没有特定的兴趣,只是喜欢设计更漂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比较像刷题的快感。无论你是哪种,总得明白自己“强烈的意愿”是从哪来的吧?
我不评价两种偏好的优劣,但前一种人可能更适合先去看相关顶会论文,然后按图索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老师;后一种人可能更适合直接去看看本校有没有人比较好的老师,做什么无所谓。倒是没必要先把技术学得很熟练再找老师,可以一边找一边学,甚至找到了再请教要学什么。
大创的上限我不太了解,但下限真的非常之低。但凡有比较明确的科研目标和倾向,建议直接不要去参加一个关联性低的大创。即使要去,也一定要了解清楚:
- 你的队友有什么知识背景?能投入多少精力?(可以先找点资料,邀请他们一起学,积极性太差的话一两周就会暴露)
- 项目有人带吗?指导者有没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提示?(大导师不算,必须是能直接和你们沟通的年轻老师或者博士,沟通频率 ≥ 一周一次)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科研且天分不是特别出众的人来说,第一个自己的 idea 最好还是有人指导,至少是有人把关。
12 Likes